美容频道·完美肌肤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编辑:vdo 2011-06-27 18:46

当我还是杂志社“美容总监”的时代,台湾的美容市场的确是被日系、欧美系的品牌垄断把持,报章杂志上所谈论、所报道的清一色都是这些国际大厂牌,本土品牌充其量只能自己掏腰包买广告,而且还吸引不了所谓“都会时髦女性”的目光,跟现在的状况真的相差很大。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吴蓓薇

资深美容媒体工作者 / 美容时尚作家为报纸杂志以及各国际中文版撰写美容时尚专栏超过15 年。专事研究国内外美容、瘦身、香水等时尚趋势,并对市场商品进行精辟评论。目前致力于推广“消费者在购买保养品前,应向皮肤科医师请求护肤咨询”的概念。现任宠爱之名医学美容保养品代言人和专业美容网站主持人。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DIY 的风潮

这样的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有了天翻地覆的大改变。从1990 年代开始欧美日各种品牌大量抢滩台湾,消费者的美容保养知识已经累积了一定的基础。渐渐的,消费者开始想要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品牌的推出

有了基础, 接下来就是品牌的推出。首先Payeasy 这个网站在银行的投资下和牛尔结盟,推出以“天然植物”为号召的新品牌,台币199 元、299 元的定价对比百货公司动则上千元的售价,更是便宜得吓死人。所幸消费者在之前的教育下,已有化妆品是暴利行业的认知,加上名人的背书,因此成功摆脱“超低价=不安全”的疑虑;而且因为便宜,消费者买了不合用也不会太心痛。再者,这个品牌一开始就是走网络这个新通路,能直接与年轻族群接触,而年轻肌肤只要做好防晒、保湿,基本上不难照顾,但对品牌而言却是一个新市场,也因此站稳了根基。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微整形美容出现

在我仍是某国际中文版杂志美容总监的后期,台湾的美容市场还有一个震撼的大改变,那就是微整形美容的出现。当时还在大型教学医院长庚服务的廖苑利医师跟我第一次介绍脉冲光能让肤质回春、做完又不会流血留疤的好处,简直让我惊为天人。身为专业美容编辑多年,采访过不少皮肤科或整形外科医师,我深知镭射可以除斑,但术后的疤痕、疼痛和照顾困难总是让人却步,我甚至还曾陪过朋友半夜挂急诊,只因她的雷射伤口出现如烧烫伤疤的剧烈反应……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传统皮肤科医师对“保养品”嗤之以鼻

所以术后不留痕又有效的脉冲光,能在台湾一出现就造成大风行,一点都不难理解,也让医学美容在短期内成为最风光的产业。在此之前台湾大部分的皮肤科医师仍是把上门求诊的消费者当“病人”看待,对他们而言只要把病治好,患者美不美、舒不舒适不在医师关心之列,因此很多传统皮肤科医师对“保养品”是嗤之以鼻的。

而微整形的大受欢迎让不少医师开始正视女性对“美”的需求,很多医院、诊所开始成立医学美容中心,并大量添购微整形仪器。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医生开始推出自己的品牌

为了帮助做过微整形疗程的消费者术后保养或延长术后回春效果,医师们也开始注意或研究起保养品来,加上生化科技美容成分的流行,很多医生开始推出自己的品牌,像连战夫人连方曾在媒体曝光的“三合一美白药膏”,就是某蔡姓皮肤科名医的杰作。前阵子跟一个在某贵妇品牌任职公关的朋友闲聊,她告诉我她的品牌有时候会到一些知名豪宅服务贵妇,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贵妇用的都是国际知名品牌的保养品,事实上这些贵妇都跟医师们保持密切关系,而她们所用的保养品也都是医师特调、未在外公开贩卖的产品。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自创品牌

走低价策略的台湾本土品牌经过很多人的努力与时不我予,已经摆脱以前土气的形象。但是即便化妆品原料与成品之间有着极大价差,我们不能否认一分钱一分货的真理,而且化妆保养品的成本并不是只有原料、包装这么单纯,还必须有好的研发、配方与品管,而这也都占了成本的一部分。身为“美容总监”多年,我用过的保养品不论是国际还是本土品牌皆难以计数,但总觉得还是缺少什么,还是不够完美。在因缘际会下我接触到当时还很新的“生物纤维”材质,让我有了自创品牌的想法。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传统自创品牌的低价路线不能走

为了完成我心目中更好、更完美的保养品,宠爱之名势必不能走传统自创品牌的低价路线,但也增加了不少最初推广的难度。幸运的是,好的产品本身是会说话的,即使不大声疾呼,用过的人也会知道它的好。品牌刚创时,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产品在《苹果日报》上被拿来和其它国际品牌同类型产品排排站相比,还获推荐,就是一种肯定;而从医学美容通路出发必须经过医师客户们专业严苛的评估,也让初次接触的人感到安心;至于艺人和美容达人的使用证言和推荐,则让

 解读台湾地区本土美容品

品牌成功不易,保持水平更难

一个品牌有了成功的开始很不容易,但要继续维持水平则需要花